玉米收购价从开秤8角9分(每斤白银价格影响因素大豆、玉米——东北区域两大闭键农作物,其坚固供应对待保证粮食平和具有紧要意思。
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正在黑龙江调研时分析到,地租、单产、补贴、代价,是定夺本地农家种植效益的闭头变量。近年来,地租本钱从高位回落,育种工夫进取发动单产提拔,补贴策略也连接美满,使前三个变量对种植相对有利。唯有代价身分仍困扰着本地农家。
近年来,受众重身分影响,大豆、玉米等农产物代价震荡加剧。现代价大幅下跌时,农家的种植主动性低重,的种植面积无法获得保证;现代价大幅上涨时,下逛深加工、畜禽养殖企业的本钱被拉高,同样晦气于农业繁荣。
怎么找到一个用具,助助资产链各方配合规避代价震荡危险,获取相对滑腻且坚固的收益?大连商品贸易所上市的玉米、大豆期货,正成为黑龙江宏大种植协作社、营业商、粮食加工企业的拣选。基于期货和衍生品墟市展开的订单农业、套期保值、基差点价等交易形式,慢慢正在东北黑土地上“生根萌芽”。
绥化地处宇宙黄金玉米带,7月正值玉米拔节期,用本地人的话说,“子夜正在地里都能听到玉米滋长的音响”。然而,据众家粮食收购企业反响,本年绥化区域农家将玉米改种其他作物的局面较为遍及,这背后是玉米代价连接下跌影响了种植收益。
黑龙江源发粮食品流有限公司总司理刘勇呈现,从2022年初步,玉米代价连接下跌,使本地收购价不停调低,农家面对卖粮难的题目。越发是2024年,限度区域还展现了玉米种植耗费的局面。
“2023年,玉米收购价从开秤8角9分(每斤,下同)掉到8角2分;2024年,收购价从7角9分掉到7角3分。玉米代价近3年来连接下跌,得益季屯粮待涨的古板营业思想行欠亨了。”刘勇说。
黑龙江象屿农产集团粮谷供应链黑中区担负人李万峰呈现:“公司正在本年春播后实行了调研,绥化区域玉米种植的归纳本钱或者正在7角5分。受天色和代价身分影响,少许农家将玉米改种其他作物。本年绥化的玉米种植面积或有所低重。”
为了助助农家坚固种植收益,同时锁定本身粮源,源发、象屿等资产链头部企业追求运用期货用具展开订单农业。基础流程为:正在5月春播结局、种植本钱相对确定后,企业与农家签定远期采购合同,提前商定正在秋季得益后以一个固定代价收购玉米。至于种植功夫的代价震荡危险,由企业通过时货用具转化到金融墟市。
源发将这个形式称为“惠民保价”项目,于2023岁首度展开。刘勇举例称,绥化青冈县的玉米种植大户姚玉柱,2023年“惠民保价”项目贯串期货代价和墟市供求形式给他提前锁定了0.93元/斤的售价,正在当年秋冬玉米代价走弱的配景下助助他增收20万元。有了项目保证,这两年姚玉柱的种植面积从2000亩填补到了6000亩。
象屿则将此形式称为“夏日一口价”,同时外现象屿集团的衍生品专业上风,运用场内或场外期权卓殊推出“增收宝”产物。所谓“增收宝”,即农家能够正在签定购销合同的同时众付一局部“保费”(权柄金),由象屿替农家置备看涨期权,正在秋天卖粮时,若期货盘面代价高于商定采购代价,农家不妨享福跨越局部收益,相当于正在代价保底的同时又有博弈的空间。
李万峰呈现,“夏日一口价”+“增收宝”的组合任职形式正在2025年基础定型。“资产生态是要一步步鞭策的。咱们生机用这些任职形式助助农家锁定并放大种植收益,填补咱们与农家的黏性,如此也能保证公司的粮源供应。”他说。
除农家外,下逛深加工企业也揭露正在代价震荡危险之下,亟待运用金融用具锁定采购端本钱,从而保留端庄筹备。
维维东北食物饮料有限公司是“豆奶龙头”维维股份的全资控股企业,公司安排年产豆奶粉或豆乳粉15000吨,原料全盘采购自东北区域的非转基因优质大豆。公司总司理吴朝阳先容,大豆正在维维豆奶中的本钱占比超40%,公司每年采购大约5万吨大豆,正在终端产物代价相对固定的状况下,采购本钱震荡对待公司筹备利润影响很大。
一方面,锁定原料本钱。昨年下半年,大豆代价跌至3900元/吨的数年低位,集团定夺会集实行大豆采购并正在期货盘面套保,从而基础锁定了2025年的原料本钱。后续面临终端角逐压力,正在本钱有用职掌的条件下,公司的利润率不妨获得保证。
另一方面,运用期货代价信号安排采购节拍、实行库存收拾。公司正在采购方面借助期货远期代价,合理支配采购机遇,并通过基差订价体例与上下逛实行贸易。此外,凭据期货墟市代价走势和本身出产安放,安排公司的原料库存。
除代价题目外,农家正在种植进程中还面对融资疾苦、售粮渠道不坚固、情景灾难等寻事。为了全方位袪除农家的后顾之忧,大商所正在总结过去8年“保障+期货”形式运转阅历的基本上,于2023年推出“银期保”种收专项项目,并正在黑龙江展开试点。
“银期保”种收专项项目有五大出席主体,区分是种植主体(目前以协作社为主)、期货公司、公司、收粮企业、银行。其运转大致分为三个症结:
春播功夫(5至7月),期货公司和公司共同向种植主体供应“保障+期货”收入保障,为代价与产量兜底。收粮企业与种植主体签定基于期货代价的远期订单收购合同,保证粮食得益后的出卖。基于上述收入保障和收购合同,向种植主体供应低息贷款。
秋收结局后(9至10月),收粮企业依照合同商定将种植主体的粮食收购并入库,依据“期货代价+基差”确定粮款。该粮款起初清偿贷款,其余付出给种植主体。
确定粮款后,收粮企业一直为种植主体供应为期6个月的“二次点价”权柄。这6个月内,只消期货盘面代价高于收粮时的期货结算代价,种植主体就能够正在盘面点价,从而无须忧虑错事后续粮价上涨的收益。
纵观悉数流程,种植主体正在种植、得益甚至售粮结局后的代价震荡危险,全盘由保障公司和收粮企业负担,最终通过时货公司的产物安排转化到期货墟市。另外,种植主体提前锁定了售粮渠道,融资题目也有银行接济,情景灾难变成的减产隐患又有收入险保证。
嫩江市科洛镇科洛种植专业协作社2024年插足了“银期保”大豆种收专项项目,投保了6万亩大豆,自缴保费132.55万元(自缴比例70%),最终获得赔付256.14万元。
有了保证接济,本年科洛协作社大豆种植面积从6万亩增至9.45万亩,玉米种植面积从1.95万亩增至5.53万亩。个中,8万亩大豆和3万亩玉米投保了2025年的“银期保”项目。
-
支付宝扫一扫
-
微信扫一扫